企业大学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在中国已有近20年的发展史,其作为战略工具的使命已得到普遍认可。然而,对于企业大学的定位、目标、标准、评价等问题的探讨,见仁见智。
如何探求真正符合企业战略要求的培训理念和实施方案,将是中国企业大学校长面临的巨大挑战。
为了帮助筹建期、初创期企业大学解决构建及运营的实际问题,《培训》杂志以中国企业大学校长胜任力模型为依据,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倾情策划该项目。
课程体系

学习收益
从战略角度审视企业大学角色定位与业务规划
了解国内优秀企业大学内部运营机制与管理制度
掌握企业大学学习项目规划与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收获企业大学发展创新的的灵感与思路
项目特色
专业的内容:富有逻辑的课程安排,解决实际问题
优质的平台:教学相长的班级管理,成就一流平台
先进的模式:分享与研讨共创结合,激荡群体智慧
延续的品牌:历届沉淀的班级智慧,助力学员成长
独特的教室:企业大学里集中上课,体验伴随学习
课程安排
2015(第三届)中国企业大学校长高级研修班课程安排
|
模块
|
日期
|
研讨主题
|
导师
|
模块一:
战略规划
(8月·北京)
|
8月27日上午
|
新生报到、开班致辞、班委选举
|
常亚红
|
企业大学关键问题催化
|
班委
|
参观访问:大唐大学
|
—
|
8月27日下午
|
案例实践:互联网时代§企业大学的建立和运作
|
贾晶
|
8月27日晚上
|
新生欢迎晚宴
|
—
|
8月28日全天
|
主题分享:企业大学的战略规划与组织规划
|
阎晓珍
|
8月28日晚上
|
班委自建活动
|
班委
|
8月29日全天
|
主题分享:上接战略 下接绩效
|
田俊国
|
模块二:
运营管理
(9月·上海)
|
9月24日上午
|
主题分享:企业大学学习项目管理
|
李文德
|
9月24日下午
|
案例实践:新奥大学的学习项目实践
|
饶晓芸
|
9月24日晚上
|
班委自建活动
|
班委
|
9月25日上午
|
主题分享:企业大学课程设计与系统开发
|
崔连斌
|
9月25日下午
|
主题分享:企业大学核心能力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
王宏
|
9月25日晚上
|
催化研讨:企业大学课程开发,您打算怎么做?
|
班委
|
9月26日上午
|
主题分享:企业大学的知识管理与应用方法论
|
邱昭良
|
9月26日下午
|
案例实践:中国银联支付学院的学习管理
|
武光
|
模块三:
创新发展
(11月·深圳)
|
11月19日下午
|
参观访问:腾讯学院
|
—
|
11月19日晚上
|
主题分享:组织学习方法整合应用
|
李家强
|
11月20日上午
|
主题分享:新时代的组织学习与人才发展
|
王冬梅
|
11月20日下午
|
案例实践:中广核大学的管理创新
|
章国强
|
11月20日晚上
|
催化研讨:从回归到远瞻,您的企业大学打算怎么建?
|
班委
|
11月21日上午
|
案例实践:中信银行卡中心的学习技术创新
|
郑志燕
|
11月21日下午
|
总结分享:校长,你有多少产品经理?
|
吴白莉
|
导师介绍
阎晓珍 网信金融大学校长
田俊国 用友网络副总裁、用友大学校长
贾晶 大唐集团大唐大学校长
李文德 文德工作室创始人
饶晓芸 新奥大学执行校长
崔连斌 安迪曼咨询首席技术官
王宏 中国电信学院常务副院长
邱昭良 捷库首席学习官
付伟 中国银联支付学院院长
王冬梅 IOC联合创始人、总裁
陈泰 中广核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
郑志燕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培训与发展副总经理
吴白莉 本来工作室创始人、首席顾问
活动说明
招生对象:
◆ 企业大学校长、执行校长、教务长等运营负责人,大中型企业培训总监、培训中心主任等高级管理者;
◆ 工作8年以上,其中从事人力资源或培训工作3年以上。
学习时间及地点:
◆ 学制半年,分三个模块分别进行三次集中面授,每次3天,2015年8月27日开学。
模块一:2015年8月27-29日,北京·大唐大学
模块二:2015年9月24-26日,上海 · 中国电信学院
模块三:2015年11月19-21日,深圳 · 中广核大学
培训费用:32800元/人,含学费、资料费、餐费;交通与住宿费用自理。
报名联系:025-86209636 86280568
内容报道
由《培训》杂志主办的“2015(第三届)中国企业大学校长高级研修班”(以下简称企大班)圆满落幕。本次学习之旅历时三个多月,包含三个模块,分别在京、沪、深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多位企业大学校长和培训管理者参与了学习。在第一模块“战略规划”中,学员们感受到了建设企业大学合理架构的重要性;第二模块关注的是“运营管理”,让学员对于企业大学的项目设计、课程开发与知识管理印象深刻;第三模块聚焦“创新发展”,使学员们沉浸在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分享中,意犹未尽。
组织架构 企大之魂
在第一模块当中,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大唐大学校长贾晶首先分享了大唐大学的运作模式,介绍了其办学特色、发展目标、产业板块及核心竞争力,并设置互动环节,与学员共同讨论了西部机场培训学院、中广核大学、万达学院、嬉戏谷大学的组织架构。
对于企业大学的“战略”,网信金融大学校长阎晓珍认为,所谓“战”是企业大学为谁服务,“略”指的是如何做。在网信,企业大学的架构规划以汉堡包模式为指导,上下分别是企业大学的定位与使命和基础建设,中间对应企业大学的教学体系。阎晓珍指出,企业大学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与战略目标紧密结合、提升业务发展技能、加强学习效果评估、应用先进技术手段、整合资源合作共赢以及自身团队的建设发展。
用友大学校长田俊国带来了“上接战略、下接绩效”的主题分享。他认为,作为互联网时代企业必须保留的五大重要部门之一,企业大学必须使组织中的人员迅速适应企业变革,建立立足于战略支撑的双环学习,从而参与改变企业战略。
项目运营 企大之基
第二模块在中国电信学院举办。针对学员都非常关心的学习项目管理、课程开发、知识管理等焦点问题,文德工作室创始人李文德的自运转理念让大家耳目一新。他认为,学习项目管理应选择组织变革与人才发展需求的结合点为干预时机,利用“以任务为平台、以情境为载体、以挑战为抓手”的干预载体,通过“知学练用”的干预过程,最终实现学习干预的目标——情境流畅、自运转。
安迪曼咨询首席技术官崔连斌介绍了企业大学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现状、系统性课程设计开发方法论的演进、科学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流程与工具,分享了企业大学内部培育课程开发能力的最佳路径——“PADDIE”,并与学员共同展望未来系统性课程的开发方向,引发学员深度思考。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创始人邱昭良认为知识管理是企业大学的核心职能,需实现发自内心的分享;建立专家地图,激发员工的内在驱动力,完善检索功能;同时以学习为导向进行复盘。邱昭良还分享了知识管理的行动架构,及搭建企业智慧传递系统的方法,以促进学员们进行知识管理的落地。
在实践案例方面,中国电信学院院长王宏率领团队进行了“企业大学核心能力构建的探索与实践”分享,他首先阐释了电信学院的两大特色:基于战略的领导力发展体系,以及传统企业中互联网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之后,由团队成员分别介绍了四个基于核心能力积累的实践项目,给学员带来启发与参考。
新奥大学执行校长饶晓芸进行了新奥变革领导力项目分享。她认为,在项目的演进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进行精细的目标设定,与此同时,评估标准也已经被确立。在转型的过程中,要让学员目睹变化、感受变化直至自己发生变化。“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企业大学,不同的企业大学需要不同的企业大学校长。”饶晓芸的这番话引发了学员共鸣。
协同创新 迈向未来
在第三模块中,学员们首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腾讯的企业大学。随后,腾讯学院助理院长吕英刚与大家分享了腾讯的人才观,并介绍了腾讯学院的发展历程与战略定位、腾讯学院的培训体系、移动学习与课程开发建设情况。
针对目前各种学习方法层出不穷的现象,管理咨询专家李家强为学员们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课堂培训、现场培训、E-Learning,及有指导的自学、体验式学习、教练制与导师制、行动学习等方法的优劣势,并列举适用情境,增强了学员对学习方法的科学认识。
何谓“新时代”,“新时代”的组织学习和人才发展应关注什么?翔知羽白(IOC)合伙创办人王冬梅开场提出的近20个问题就得到了学员们的热烈讨论。在新的快速变化的时代,组织必须释放所有人的潜能,激发所有人的创造力,落实在“人本”,形成新的组织学习文化。同时,组织领导者要基于“下载、事实、同理、共生”的U型理论,学会聆听,打造属于组织的能量场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培训与发展中心培训规划发展室负责人李晓媛为学员分享了“学习的变与不变”。她认为培训工作的“不变”体现在培训价值和经典的培训理论上,并结合中信卡中心的丰富实例,说明“变”体现在互联网思维与新技术的改变,如微课、移动学习、RIA拆书等。培训之“变”给培训提出了突破“专业”的新要求。
本模块协办方中广核大学的常务副校长章国强与学员们分享了中广核的人才培养之道,深度解读了中广核大学“培养”人的核心理念,包括“战略为导、人才为本、岗位为基、能力为核、文化为魂”的特色培养机制,五个阶段、十大目标的实现路径,以及八个工具与平台的有力支撑。
本次企大班特色鲜明、亮点不断,特别邀请了中国银联支付学院副院长武光给学员开展了体验式课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继续引进私董会的学习模式,由今时代领导力发展机构创始人陈文芳引导学员以真实案例进行交流讨论,实现“解决一个真实的战略问题”的目标。催化研讨作为学员的自主学习模式贯穿了学习始终,学员们多次共同组织发起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深度研讨,畅所欲言,群策群力。
三个阶段的学习带来的是无限的思考与持续的实践,参与学习的企业大学校长和培训管理者纷纷反映,收获超出了预期,并表示将在企业大学建设的道路上设立更加清晰的目标,锻造出更为卓越的企业大学品牌。